长久以来,多数心理学家和大众一直把乐观开朗视为通向成功和健康的大道,而把脆弱、悲观等负性情绪与不健康划上等号。然而,现在有人对这种“正面思考的专制”提出了质疑。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负面性或悲观性思考,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必要的。他们指出,得不到缓解的正面思考压力,反而可能会扼杀人的个性差异与独特需要,从而使当事人感到更痛苦。
心理学家黑耳德博士指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人们遇到麻烦和挫折时,心里往往又乱又烦,如果这时还要强迫他们泰然以对,这种逼迫自己乐观开朗的压力只会使他们更难以面对现实。
另一位心理学家华生博士则指出:“情绪紧张不是坏事,愤怒也不是坏事,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用途。”在与心理学家潘纳贝克合作的一项实验里,华生发现,在紧张、忧虑、易怒和神经过敏等项目上得分高的人,虽然比得分低的人更容易抱怨自己身体上的不适症状,但他们看医生、患高血压以及死亡的几率并不比得分低的人高。
潘纳贝克博士也提出了“建设性负面思考”的观点。他要求一群受试者以有组织的方式面对生活中造成自己紧张或困扰的事情;譬如要他们就自己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写一篇报告。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健康在许多方面都有改善,而即使在测试结束后,这种改善仍可持续到4个月之久。
另一项实验则显示,让悲观性格的人用适合他们个性的建设性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强迫他们采取乐观性格者的思考方式更有效果。这项实验把悲观性格的人分成3组,要求各组在射飞镖前分别做三种不同的心理准备:一种是想像自己会射得很差,然后思考各种解决之道;另一种是相信自己会射得很好;第三种是用别的事让自己放松,根本不去想这件事。
结果,采取第一种方式的人表现得最好,而采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第三种方式的人表现最差。